·70570威尼斯城官网·官方App Store

新闻中心/NEWS CENTER网站位置:首页 > 御业聚焦
不守常规,反向旅游发现新精彩
作者:成都幸福御业企业管理咨询-·70570威尼斯城官网有限公司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4-06-11     133 次浏览

在“内卷”盛行的当下,人们需要彻底放松身心,可平日学习工作时被“卷”,好不容易迎来假期还要抓紧时间排队、挤地铁,抢门票……旅游变成了“内卷”竞赛中的加时赛。

“我在某地很想你”开始遍地落脚;同质化的小吃街和“网红”打卡地也不再有吸引力;地标竹筒奶茶甚至开始循环使用……千篇一律迷人眼,苦“热门”久矣的旅人们,渴望回归旅游最本真的形态。

反向旅游是一种通过在目的地、出行时间、出行方式、产品体验等方面与传统旅行相反的操作行为,实现旅游体验感和松弛感的旅游模式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另一种选择,一些非著名旅游小城,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,“反向”的旅游趋势悄然兴起。

所谓“反向”,实际上是人们回归旅游初心的体现。相对于热门景点,去人比较少的目的地是一种反向;相对于“特种兵式旅游”,“走哪吃哪看哪”的“躺平式旅游”是一种反向;相对于大城市高昂的酒店住宿费,去性价比高的、小城市的五星级酒店里足不出门放松身心,也是一种反向……当一些人受够了“人从众”的旅游景点,受够了千篇一律的古城小吃,去往“说走就走”“不挤不贵”的小县城乃至小乡村,体会“睡到自然醒”的松弛感,“最抚凡人心”的烟火气,“土的掉渣”的农家饭,更是一种反向。

从本质上说,“反向旅游”背后映射的是人们对旅游体验、游玩品质的更高要求。在“反向旅游”里,游客们漫无目的没有计划,放弃严谨的打卡式旅游,不跟团走传统的旅游线路,也不跟风去那些热门的旅游城市或者景区打卡,甚至不屑于做攻略,而是找一个性价比超值的小城市或是冷门目的地,随心所欲地待上几天。或是随意迷走在小城的街头巷尾,在一碗本地人热爱的美食里咂摸生活的滋味;或是单纯躺平在酒店,付出远低于大城市的成本享受不失水准的服务……

如此,既能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,让人更深入和细腻地体验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,也能远离知名景区所带来的喧嚣,让自身在慢节奏的体验中不至于过于疲累。于是“反向旅游”成为了很多人新的选择。


 


小城市出圈,下沉县域旅游

随着大众旅游进入平民化、个性化时代,各种特色的小城逐渐被人们青睐。随着各地基建完善及旅游接待能力提升,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,各地小城尤其是县域旅游市场增长明显,带来新增量。

观察近几年出圈的城市,前有四川甘孜因文旅局长cosplay火爆出圈,后有淄博凭烧烤、贵州因“村BA”、“村超”、哈尔滨靠冰雪相继霸占热搜,还有靠“媒婆”火出圈的开封、因簪花而火起来的泉州、甘肃天水硬是凭借一碗麻辣烫成为“新晋顶流”。而且某旅游平台估算了一笔账,吃一顿天水麻辣烫人均消费30元,带动当地交通、住宿等消费650元;一张开封万岁山·大宋武侠城景区门票仅需80元,带动当地交通、住宿消费850元;体验一次泉州簪花仅需40元,带动当地交通、住宿900元。

三四线城市迎来的“反向旅游”热潮,其背后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。过去,人们普遍认为旅游只属于一线城市和热门旅游景点的专利。但是,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交通工具的便捷化,三四线城市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。这些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、自然风光和特色小吃等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。同时,三四线城市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也得到了提升,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,从而也成为了更多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。


 


民俗风爆火,体验特色活动

近年来,为了吸引年轻人,地方文旅积极调动当地特色民俗文化,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。地方文旅引导旅行者们“入乡随俗”,或是让其穿上当地的特色服饰,或是让其参与当地的歌舞演出,深度体验当地人生活的乐趣,使其成为“民俗体验官”。春节期间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游街表演在海内外媒体平台上爆火,集戏剧、舞蹈、武术等民间艺术于一体的“中华战舞”展现出中华非遗舞蹈的优美与力量感,表演队伍通常在街道上巡游,而百姓们则作为观众围在两边鼓掌呐喊。潮汕英歌舞经短视频传播、官方媒体报道被网友们熟知,春节期间更是被英国、泰国邀请出国演出。

除了民俗舞蹈演出,还有部分地方文旅以服饰为媒向游客们展示当地民俗文化。簪花—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就是将鲜花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花朵戴在头上。“游蟳埔、戴簪花、美自己”泉州市蟳埔村借“簪花围”文化,通过举行非遗时尚大秀、非遗摄影摄像大赛、闽南语村口歌友会等活动,吸引各地旅行者前往泉州成为“簪花女”,感受簪花之美。


 


古建筑走红,感悟历史文化

行的方式不只有“奔赴山海”的山水游和“逛吃城市”的打卡游,沉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建筑、博物馆成为各个年龄段的旅行者的热门目的地,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喜欢开展一场和古人古迹遥空对望的“文化游”。去泉州看开元寺和妈祖庙,去天水看山石窟和伏羲庙,去广汉看三星堆和龙居寺……越来越多的古建筑、博物馆出圈爆火,或是带有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,或是见证历史变迁、承载文化内涵的瑰宝。2023年年底,#山西古建筑#话题高达7.2亿浏览量,“山西古建”成为文化之旅的热门选择。山西省文旅厅联合中青旅联科推出山西古建创意推广视频《我曾梦见你》,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展现山西古建的东方审美意蕴;举办沉浸式实景演艺类“剧本杀”,重现当地的历史故事,加快当地文旅消费。年轻群体在这场“文化游”中,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碰撞,寻找一份来自“昨天”的闲适和美好。


 


“反向旅游”如何在热潮中抓住机遇

(一)持续擦亮特色,培育个性化、差异化旅游品牌

每一座城市都有其专属的个性,保持住城市特色是打造城市名片、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立足点。反向旅游意在寻找和体验原汁原味的城市特色,让游客充满期待,邂逅新奇,因此,旅行目的地要深入挖掘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,研发个性化、品质化、多样化的特色产品,因地制宜创造全新的生活场景和消费内容,推出丰富而优质的旅游产品供给和活动体验。

比如,因“糯唧唧”出圈的临海,选择继续深挖历史,将宋韵美学和府城文化结合,推出了梅浦窑宋韵生活艺术馆等新产品,让底蕴成为“留量”密码“越剧”刷屏的嵊州,则汇集唐诗之路、剡中胜景、嵊州小吃等特色元素,促进体育与商务、文化、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“一村一景”闻名的安吉,发挥全域美景优势,探索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,不断推出新产品、新服务和新业态“汞矿开采遗址”闻名的贵州万山将工业遗产与文旅深度融合,打造出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——朱砂古镇,让“封存”的工业遗产重现生机。


 


(二)为游客打造更多深度体验场景

文旅新场景的打造既要“花样百出”,更要提质增效。文与旅相伴,旅因文而兴,一个文旅产品想要吸引游客,其关键在于激活旅游市场中的文化内涵,让消费者在“可看、可赏、可品、可思”中,感知“诗和远方”的魅力。顺应这一趋势,不少旅游城市安排非遗体验、乐队表演、戏剧巡游、博物馆夜场等活动,构建新场景、创造新产品,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深度体验当地风俗文化。

比如,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禹羌文化资源推出了“大禹祭祀” “羌历新年” “沙朗节”等10余个民俗文化节庆品牌,每年吸引游客近100万人次。

江西婺源,将非遗与旅游景区、研学游等融合,还将徽剧、傩舞、抬阁、地戏、灯彩等非遗项目展示融入到参观游览项目中,推出了严田古樟民俗园、篁岭民俗文化村、茶马古道文化园等一系列文化展示体验类景点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之路。

浙江杭州积极打造公共服务艺术新空间——杭州书房,在这里可以欣赏当代装置艺术展,可以参加漫步杭州的研学游,可以去博物馆探寻地宫秘密,让游客不限于观光看景,还能够追求个性化体验和精神层面的满足,获得深度的参与感。


 


(三)利用网红经济,实现高效传播

近年来,无论是景区官方账号还是自媒体博主,都会为旅游目的地设计、拍摄创意视频进行“种草”引流,为网友们展现不一样的人间烟火。在网络裂变式传播下,小众旅行地能见度在不断提升。

比如,开封的“王婆说亲”和许昌的“胖东来”等网红打卡地,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,迅速走红网络,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前来体验。还有各地文旅局长纷纷喊话全国网友来当地旅游:新疆伊犁、四川甘孜的文旅局长上阵表演雪地骑马、创意变装,吸引大批游客涌入;江西省三清山文旅局长身穿汉服,撑着油纸伞在雨中带网友们一览锦绣中国。

在流量时代,旅游目的地需要靠创意引爆网友的注意力,利用短视频这一“种草机”,实现网友从线上“种草”到线下“拔草”的转变。这种网红经济的模式,不仅为三四线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
 


(四)完善市场管理,提升旅游服务

“反向游”讲究体验感,反而对地方服务水平的要求更高。

如何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、旅游服务的规范化、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等方面来提升服务质量,如何避免景区、酒店坐地起价,如何提升承载能力,如何营造良好区域形象等等,是地方文旅的必答题。这既离不开大处着眼的系统层面规划,也体现在当地人待人接物的细微之处。

充分挖掘自身特色,科学规划文旅产业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提高接待服务水平,相信更多小城市能出彩出圈,与大城市一起点燃文旅消费热情,更好满足游客需求。


联系我们 >
contanct us
地址:四川省·成都市·龙泉驿区·东洪路666号·梵木创艺区·圣唐艺术中心 电话:028-8170-2026 18628138389(贾)、13438259951(高) 传真:028-8170-2026
关注我们 >
follow us
官方微信公众号
官方微信公众号
XML 地图